1。設計基礎的共通性

  無論你景觀資材從事哪類建築建築工程設計學科,都必須學習相同的設計基礎課,包括平面構成學、色彩構成學、立面構成學、形態構成學。

  2。表達方式的共通性

  在設計方案思考過程中,都需要掌握素描、速寫、水彩等必要的繪畫技能,在後期方案的繪制上都采用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節點圖,個別地方采用軸測圖等表達方式。在軟件上雖然有少許差別,但都使用AUTOCAD\3DMAX\SKETCHUP\PHOTOSHOP等繪圖軟件。

  3。空間規劃上的共通性

  說到空間,就不能不說總圖。好的總圖正是一個真正的景觀設計的開始,一個建築師、一個建築的學習者應該在總圖上有清醒的景觀意識,並能謙遜地與植物學家、農學家以及其他相關的水利、地質、能源專家協作,這樣才能引導出一個相對健康的景觀設計的雛形。有了一個健康的雛形,有了一個系統的構築思維,地形才能得到尊重,資源才能得到保護,生態環境才能得到優化,景觀之美也就賦韻其中了。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在總圖規劃階段,建築師已經根據建築的功能、朝向、私密性等規劃出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私密空間,以及各類空間之間的必要過渡。景觀設計師在承擔本專業的設計內容時應充分理解建築在整個規劃中的作用和定位,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建築。

  4。藝術層次構造上的共通性

  景觀設計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看法”問題, 其重要的說法 :“To see and to be seen ”。在中國園林中,這一點體現得尤其充分。窺視是景觀設計的重要手法,許多好的攝影作品都是窺視的傑作,景觀設計中框景、借景的手法說白了就是占便宜。在其層次處理上就會清晰的顯示出前景、中景和遠景。建築設計在造型設計上首先規劃基地環境,這就是控制前景,其次控制的是整體體量和外觀形態,這就是中景設計;最後把建築與周邊環境融合後分析間到的就是建築的中景。

  5。藝術哲學上的共通性

  按中國的看法,道學與景觀設計是有無之間的辨證關系,中國人做的就是關系:生活與道路的關系,疊水與交通的關系,休憩與橋梁的關系,橋梁與水和山體的關系,橋梁與對面房子的關系,村落與亭子的關系,鋪地與當地材料的關系等等。中國的景觀設計就是用道家思想在有無之間、不經意之間形成的,不是施工圖能畫出來的,是匠人們因材、因地一點點兒弄出來的,好的景觀是科學的,同時也是藝術的,當然,也必然是技術的。一部中國 建築史就是就是一部道家與佛教文化發展的歷史,在長達2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都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在設計過程中更過的考慮環境、文脈、關系以及物像之間對話的可能性,並且,用這些常用的語彙來表達我們的設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景觀資材
    全站熱搜

    教育學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